2017.11.15
雅文基金會南區中心於10月、11月辦理最後一個場次的初階及進階「促進說話技巧」講座,均由雅文基金會聽覺口語師擔任講師,帶領家長認識雅文的說話課程,了解注音符號與孩子年紀發展之相關資訊,透過理論教學和課堂實務練習,提升家長引導孩子說出正確語音的技巧,也教導家長在生活中如何運用。
(一) 初階團體
初階課程有許多新生家長參與,老師先向大家重新介紹說話課程中會用到的主角ㄅㄆㄇ注音符號,由於課程中有其他國籍的家長,所以也教導大家將ㄅㄆㄇ正確發音,接下來介紹韻母和聲母的發展年紀與歷程,讓家長們有基本概念,並在Q&A時,讓家長們重整剛剛吸收的資訊、提出心理的疑惑,像是:「ㄚ」還不會發,可以教孩子仿說「吃飯飯」嗎?或是叫一歲多的孩子說「車車」,他卻只說「ㄜㄜ」,為什麼會這樣呢?經過Q&A的問題與解答,聽覺口語師發現大家都有掌握到正確的概念!
接著來到實際操作,由於此堂課都是年紀較小的孩子,所以由最基礎的韻母開始練習,每個家長針對目前自己孩子需要練習發出的韻母設計相關活動,再給教具操作,模擬在生活情境下什麼時機可以練習什麼樣的發音,家長們紛紛想出有趣的活動引導孩子,例如:吃餅乾的時候,爸爸說「ㄚ」,吃一口餅乾,換媽媽說「ㄚ」也吃一口,最後換孩子嘗試發出「ㄚ」的聲音。
活動最後聽覺口語師也給予家長們小叮嚀,引導孩子發出正確的音時,示範一定要夠多,活動也記得要有趣,多給孩子機會說,最後一定可以成功引導孩子發出正確的發音。
(二)進階團體
此階段課程重點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家長在生活情境中,是否覺察到孩子構音需糾正;第二部分是家長如何運用策略幫孩子矯音,以及如何變化不同活動方式進行矯音。
課程一開始,老師先講解糾正構音的技巧,如:孩子表達「泡泡」的ㄆ變成ㄅ時,可先將孩子構音有問題的音(ㄆ)挑出後,再單獨練習此音,像是透過氣流讓孩子感受,或者是找有ㄆ音相關詞彙(螃蟹、蘋果等)進行練習。為了提升家長覺察孩子需糾正的構音,講師請兩位家長示範錯誤的發音,如ㄎㄞ門的ㄎ,說成ㄍ時,如何引導出正確方法,透過實際演練,讓家長彼此找出解決方法。
最後針對需糾正的構音進行不同的活動變化,像是幫孩子練習「ㄍ」音時,有家長分享在家使用釣魚玩具與孩子練習「給」的發音之外,講師也補充豐富的活動方式來增加詞彙的練習,如一同找出ㄍ的詞彙,如:餅乾、西瓜、烏龜等,貼在釣魚玩具上,增添構音練習機會。
透過今天的課程,希望家長在家中可運用不同的策略與技巧幫助孩子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