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4
當我正為一歲的萁萁不肯乖乖地戴上助聽器,而傷透腦筋時,茱蒂老師給了我一個非常好的建議,那就是—-堅持。我必須不厭其煩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將助聽器從萁萁頑皮的小手中拿起來,再戴到她的小耳朵上。別看這短短不到30公分的距離,可是花了我和萁萁爸爸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成功地達成目的。其中包括了極大的耐心和強烈的挫折,幸好在雅文基金會茱蒂老師和蘇老師的指導督促下,加上我們準備要奮鬥到底的決心,當然更感謝我們的最佳女主角—-萁萁的大力配合,終於大功告成!
其實對萁萁來說,這只是在她一連串學習之旅上的一小步,但卻是我和萁萁爸爸的一大步!需要學習的不只是萁萁,更包括了摯愛她的爸爸、媽媽、哥哥和所有關愛她的人。所幸的是,這趟旅程對我和萁萁爸爸而言,是一趟複習之旅,因為11年前,在我們發現大兒子–振宇有聽力損失問題時,我們曾經努力學習接受這樣的事實,同時更竭盡所能地幫助振宇。而現在,11年後的今天,我們陪伴的是振宇和萁萁,相信我們會走得更穩更好……。
雖然家裡的兩個孩子都有聽力損失問題,光是克服這方面的教育困難就已花費了我和爸爸的許多心思。但我一直堅持一個觀念,其實教導振宇和萁萁,就和教導一般孩子的方法是一樣的,他們只是比其他孩子多了聽能方面的問題而已。就像振宇生性內向,每每遇到挫折,譬如說畫不好他的畫、看不到他愛看的卡通,他就會用哭來面對。我常在安撫他之後問他:『這樣哭完,圖畫就完成了嗎?卡通會再演一遍嗎?』他回答:『不會啊!』我又問:『那哭有沒有用?』他回答:『沒用!』我說:『那該怎麼辦?』他說:『再畫一次!』『下次早點開電視!』…..等諸如此類。
慢慢地振宇長大了,快滿12歲的他,現在只要一看到萁萁哭,他就會正經八百地對妹妹說:『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喔!』但是現在我卻開始思索著要教他『在什麼時候哭?』
有一次,我帶振宇去看一場感人熱淚的電影時,我哭的像個淚人兒,突然我靈機一動,這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嗎?散場時,我特別對振宇說:『當人們被感動時,就很容易掉眼淚。而且有時候媽媽壓力很大,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很容易哭。但是當媽媽哭完後,心裡會覺得很舒服、很平靜,就會打起精神再繼續努力。所以哭不是不好,而是看你在什麼時候哭!』
談到這裡,讓我不禁有一絲想法: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領航員。如果父母們認為孩子是有問題的,就對他特別的寵愛,其實這只會讓孩子的人格發展愈趨向不正常;如果我們自己都拘泥在自我主觀的意識裡,又處處設限地讓孩子只能生活在我們認定的框框裡,那孩子的未來可能無限寬廣嗎?這值得你我深思!因為父母的一舉一動,可都會影響孩子們的未來,不能不留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