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04
星期六的早晨,陽光緩緩的灑進窗縫,ㄧ家子仍在沉沉的夢鄉。只有我,起個大早,泡杯咖啡,放張CD,望著窗外搖曳的綠樹,獨自享受一段”單身時光”。然後開始執行每週六清晨例行的公式:
1.開啟電子式防潮箱。(確認濕度在50%以下)
2.確認耳模是否清潔!(清潔後要用”吹氣球”吹乾耳管)
3.取出助聽器+小豆乾(FM接收器),確認開機後音量輸出正常,並檢查FM發射器與接收器頻道相同。
4.取出人工電子耳、麥克風、線圈、充電電池、FM接收器,組裝後確定輸出無誤並測試FM輸出正常。
5.檢查防潮盒的溼度正常。(在防潮箱內應可使用一個月以上)
6.將昨天的充電電池放入充電器,並測試充電指示正常。
相信以上繁瑣的的動作都是大家每日的例行動作(只有裝備和程序不太一樣),準備迎接忙碌的一天吧!
Nana是我們的寶貝女兒,活潑好動,從小就被診斷出極重度聽損,從此和這些電子器材結下不解之緣;也基於”還要聽的更好”的最高期待,我們家成為”新產品的愛用者”。
因為希望Nana也能享受音樂,所以當知道FM可以外接音源輸入時,我就從CD隨身聽、MD、錄音機、音響、手機等輪流嘗試。除了平常上課外,舞蹈時間、看電視都曾試過,只是因為大部分的播放器在耳機插孔使用時都會關閉喇叭的輸出,因此最常使用的還是音響輸出。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使用FM的音源輸入時,音量要調大,否則常常在安靜的”睡前音樂”下,漸漸進入甜蜜的夢鄉時,就會有人大叫”沒有音樂了”。
另一個實驗品就是Logia的電磁感應線圈系統(音場系統)。因為FM雖在適當距離時表現良好,可是在某些角度常會聽到雜訊,而且多一個FM接收器掛在耳朵上也是滿累贅的。所以音場在此時就挺管用的,它利用助聽器具備的T功能,只要在線圈範圍內(線圈可以繞房子一周),整體接收音質比FM好,且音質乾淨,輕鬆享受無負擔的遠距聽能功效。因為將音場接上音響系統,只要是從音響能傳出來的聲音都能同步在音場系統上發射出。可惜後來Nana開了人工電子耳後,因為Cochlear並未設計T功能,在後續使用上效果就大打折扣,但現在新型的人工電子耳已經具備T功能了,大家不妨試試。
在電話的使用方面,雖然助聽器所具備的T功能可以直接接收聽筒線圈的感應電磁波,但是使用上還是要測試一下,有些輕巧的話筒感應效果不佳。平常我們很鼓勵Nana接聽電話或聯絡同學,現在家裡用的是擴音電話,除了內建Telecoil可加強接聽效果外,其擴音的功能也讓全家受用。為了讓Nana的人工電子耳也能同時接收,我們將客廳的擴音電話再裝上Cochlear的電話附件,使用時將插頭插入人工電子耳插孔即可收聽,再將話筒放右耳,就可以雙耳同時聽到對方的聲音,比起單耳有時會文不對題,效果好多了。
助聽器在長時間的汗水及溼氣侵蝕使用下,要能撐上三到五年不損壞,不論是廠商或使用者都是個大挑戰。因此助聽器要是到了常常必須回助聽器公司”返廠大修”的時候,就又得要掙扎很久:音質不同?越小越容易壞?功能多等於操作不便..?。終於在往返調音及試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感謝助聽器公司的耐心),秉持”數小就是美”的原則,替Nana更換新的助聽器了。Savia這款助聽器確實輕巧多了,至少不用加上低敏膠帶固定。在經過數個月的佩帶及調整後,Nana已經蠻適應這款助聽器的。至於在”吵雜環境”及”音樂環境”的調整切換上還有努力的空間。
常有”圈外人”問到:「裝了這些輔具後,聽力就好了嗎?」,我想各位大概都會回答說-才開始呢!其實真的要”聽的好”,除了老師及家長們的努力外,輔具之選配及正確的使用也是為了孩子營造更輕鬆便利聽能環境的不二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