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雅文基金會長期致力於聽損兒童的早期發現與介入,不僅深耕家庭支持服務,也積極投入相關研究與專業交流。10月19日,雅文與馬偕醫院耳鼻喉頭頸部及馬偕醫學大學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合辦《層層把關不漏接!健全兒童聽力照護網絡──從新生兒到學前聽篩的全方位思索》研討會。自1998年起,雙方即合作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並自2015年起每兩年合辦研討會,今年已是第六屆,即便疫情期間亦持續以線上方式舉辦。
本次研討會延續2023年的「遲發性聽損」議題,並從新生兒聽篩的推動與成果談起,探討兒童聽力照護的第二道重要防線──學齡前聽篩。研究與臨床皆指出,部分微聽損或遲發性聽損兒童可能通過新生兒聽篩,因此後續的追蹤與學齡前聽篩至關重要。研討會主題「層層把關」即強調不漏接任何一位聽損孩子,期望透過跨專業合作健全兒童聽力照護網絡。

活動當日雖因颱風下著大雨,仍吸引逾百位聽力師、語言治療師、醫師、學生及專業人員出席,展現對兒童聽力照護與跨專業合作的高度關注。
當天由馬偕醫院耳鼻喉頭頸部王瀛標部長開場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上午場由馬偕醫院林鴻清醫師與何佩璇聽力師回顧新生兒聽篩的成果,雅文基金會陳姵樺博士則從家長行動趨勢切入,探討政策實施後逐步展現的影響變化歷程與具體成果。馬偕褚嘉慧醫師與許益超主任則分別從臨床經驗與基因研究的角度,說明學齡前聽篩的必要性與個案現況。下午場由雅文基金會楊琮慧和王子宜聽力師、張宇彤聽覺口語師、鄭敘寧社工師分享學齡前聽篩的實務經驗,涵蓋聽力師角色、聽語評估策略、推動現況與挑戰,並分享已展現的成果。

最後由馬偕葉佳欣老師與雅文陳姵樺博士共同總結,期許與會者將新知應用於服務,落實實證導向。根據活動後的問卷調查,與會者對課程內容給予高度肯定。多位與會人員指出,研討會中針對微聽損與遲發性聽損的臨床觀察、教學策略與政策倡議,對實務工作具高度參考價值。特別是「聽力師在學前聽篩的關鍵角色」、「嬰幼兒與學齡前階段的教學與評估策略」、「基因篩檢與臨床觀點」等場次,獲得許多好評。也有與會者回饋,研討會讓他們更意識到早期發現與家長衛教的重要性,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實務研習交流活動。
在新生兒聽篩實施十餘年後,學齡前聽篩的有效執行是健全兒童聽力健康照護網絡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更需仰賴聽語專業人力的持續投入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