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立即捐款 志工報名
  • 關於雅文
    • 認識雅文
      • 喬安娜與雅文
      • 使命與願景
      • 董事會
      • 簡介影片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大事紀
    • 服務項目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研究中心介紹
  • 雅文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預告
    • 活動報導
    • 媒體報導
    • 友善溝通推廣
  • 雅文服務
    • 聽損兒聽語訓練
      • 聽覺口語訓練介紹
      • 聽覺口語師介紹
      • 聽覺口語教學成效影片
    • 聽力檢查、評估衛教諮詢
      • 聽能管理服務
      • 聽覺輔具介紹
      • 雅文檢測音
    • 家庭扶助
      • 社工服務
      • 政府社服補助資訊
      • 社服線上諮詢系統
  • 幫助雅文
    • 我要捐款
      • 線上捐款
      • 募款計劃
      • 捐款Q&A
      • 捐款方式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出版品介紹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我要當志工
      • 志工服務介紹
      • 志工線上申請
      • 志工心得
    • 我要捐物資
    • 徵信
      • 與我們合作
      • 徵信
      • 愛心企業連結
    • 愛心企業連結
  • 雅文資料館
    • 新生兒聽力篩檢
      • 新生兒聽力篩檢沒過
      • 認識新生兒聽力篩檢工具
      • 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重要細節
      • 聽力檢查建議流程
    • 聽語發展指南
      • 最新資訊
      • 兒童語言發展
      • 聽力發展與聽損預防
      • 教養與溝通
      • 聽能管理與輔具
      • 居家聽力檢測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家長分享
    • 論文發表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 電子報
    • 期刊
    • 資料下載區
    • 影音專區
    • 微聽損專區
  • 聯絡我們
    • 一般諮詢
    • 聽損兒家長線上諮詢
  • 電子報訂閱
  • 雅文孩子資料上傳
  • 人才招募
雅文基金會
捐款
主選單
雅文基金會
電子報訂閱 雅文孩子資料上傳 人才招募 EN
  • 關於雅文
    • 認識雅文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大事紀
    • 服務項目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研究中心介紹
  • 雅文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預告
    • 活動報導
    • 媒體報導
    • 友善溝通推廣
  • 雅文服務
    • 聽損兒聽語訓練
    • 聽力檢查
      評估衛教諮詢
    • 家庭扶助
  • 幫助雅文
    • 我要捐款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我要當志工
    • 我要捐物資
    • 徵信
    • 愛心企業連結
  • 雅文資料館
    • 新生兒聽力篩檢
    • 聽語發展指南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論文發表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 電子報
    • 期刊
    • 資料下載區
    • 影音專區
    • 微聽損專區
  • 聯絡我們
    • 一般諮詢
    • 聽損兒家長線上諮詢
志工報名 立即捐款
雅文動態
活動報導
首頁 > 雅文動態 > 活動報導

【南區中心】2023聽損兒童社交互動課程2:我愛分享

2023.05.20

   第二堂社交互動課程,分為兒童團體及家長團體進行。兒童團體課程主題為「我愛分享」,學習與他人分享、輪替及協調合作,並在適當的時候求助或拒絕。今天是孩子獨自上課的第一次,在和父母分開後,需要認識新的教室、同儕、互動規則,並適應獨自上課的歷程,學習分享與合作,以促進同儕交流、增加正向的社交體驗。

兒童團體課程:我愛分享

    兒童團體第一階段「認識我」,以樂器模仿動作、發聲來介紹自己,小朋友們顯得很陌生而不敢開口,只能揮舞著小手與樂器。在加入音樂後,有少許成員能漸漸地跟著唱,但仍難活絡放鬆,此時老師改以大球促進成員間的暖身,鼓勵孩子們自發的口語來表達傳接球,孩子們因高度動機而主動進行,有孩子難以口語說話,但不斷以動作跳前跳後來表達心中的渴望與起伏的情緒,也有孩子以領導者自居,會主動幫忙送球給需要的成員。老師除了觀察到團體裡不同的溝通方式與角色選擇之外,也看到孩子展現動態的層面,譬如嘗試用力拍球、彈球的挑戰,像是信任團體的承載,確認自我的能力界限,也像在尋找相似特性的朋友,一起玩耍的邀約,小朋友的社交模式就在這些探索中開展。


圖1:講師帶領孩子以大球暖身

    第二階段「分享合作」,轉為靜態柔和的接觸,老師請小朋友彩繪妝點自己的照片,再合組於大海報紙上,成為團體的創作。過程中,運用各種文具、美術素材,或具體幫忙的「分享」,讓孩子們練習彼此對話以互相協助,拉近彼此的距離。令人驚喜的是,孩子們都相當喜愛自己動手做,就算不擅用剪刀,仍享受著緩慢一刀一刀剪紙的樂趣,或不斷剪斷紙張的快感;塗畫、拼貼等也很受歡迎,不管是用點點筆刷畫,或使用細緻的彩色筆塗鴉寫字,都想要自己來!因此,學習借用物品或幫忙別人,皆變成很棒的、有益於己的一種練習。大家專心投入於自我的編輯創作中,開心的邊做邊分享,最後,看到每個人精采美麗的成品並陳在大海報上,真是超有成就感的呀!


圖2:講師引導孩子彩繪自己的照片
  

家長團體課程:親子關係的動力和張力

 另一邊家長團體課程主題為「親子關係的動力和張力」,主要邀請家長一起來認識、了解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調和親子關係。本次課程有7位孩子的家長們參與,有些是父母同來,可見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養均有高度的參與感。

    首先,請家長簡單描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令其備感困擾或不好應對的地方,部分家長提及孩子的情緒反應常是令家長煩惱的部分,透過其他家長的回應和講師的整合,給予家長們一些可觀察的點和可應對的參考方式,協助調和親子關係。

    接著,討論關於是否孕育二寶的話題,現場大部份的家庭是家有二寶的狀態,分享自身在面對生育二寶的掙扎和種種考量,很能引起共鳴和思考,有些家長被觸動了內心長久以來的情緒,覺得在團體裡能夠感同身受和同舟共濟,因為大家都面對相同的處境和壓力。

    最後來到團體回饋時間,講師簡述了今日課程內所討論的話題和回饋,同時鼓勵大家善用這段團體課程的時光多關照自己,如此反而更能有適度的空間給自己和孩子,讓彼此都能擁有舒服的親子關係。

回列表
  • 訂閱電子報
  • 取消電子報
免費聽力諮詢專線:
(北區) 0800

-

889881
(南區) 0800

-

800832
服務信箱:chfn@chfn.org.tw
北區中心 (02)2627

-

2877
114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0號4樓
宜蘭中心 (03)931

-

0525
260 宜蘭市同慶街95號4樓
南區中心 (07)286

-

0626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48號10樓
中原中心 (03)265

-

8070
320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Line
志工報名 立即捐款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ildren’s Hearing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電子商務 公益主機贊助:遠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