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9
玟萱愛打羽球,也熱衷戲劇,為了堅持興趣,同時兼顧課業,她從小便懂得規劃自己的時間。今年才剛成為大一新鮮人的她,已經替未來四年設定好目標,準備給自己一段充實的大學時光。
兩隻小耳朵竟是不幸中的大幸
寶寶出生時本應該有完好的兩個耳朵,玟萱只有兩個小肉球。這是先天性顱顏缺陷──小耳症,因胚胎期耳朵發育不全,使得聲音無法順利傳導,造成聽力損失。通常小耳症的發生率單側較雙側來得高,玟萱不幸的是發生率較低的雙側小耳症,除了外觀不同,兩邊耳朵因聽力有限,連帶也會影響語言發展。
因為耳朵明顯特徵,玟萱才能即早被確診聽力損失、配戴助聽器,並盡快展開聽語復建,樂觀的玟萱自嘲:「也許這是不幸中的大幸吧!」。玟萱六個月大就由父母帶到雅文基金會南區中心上課,為了幫孩子建立口語溝通能力,母親辭去工作,專心教導孩子;父親也沒有缺席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下班後也參與教導孩子說話。因為家長盡心投入,玟萱四歲時,口語溝通與同年齡的孩子無異,現在的玟萱講話清晰標準,完全聽不出任何異樣。
大方無懼展現自己
玟萱兩耳均為中度聽損,一般可透過耳掛型氣導助聽器矯正,但由於小耳症的關係,玟萱只好改配戴骨導助聽器。骨導助聽器是透過麥克風接收外在的聲音,把聲音轉換成震動能,傳遞至緊貼在乳突骨上的震盪器,再把聲音能量改以震動能的方式傳遞至內耳,進而讓使用者接收聲音訊息。由於震盪器須緊貼著乳突骨,才能有效傳遞聲音,使用者常以頭箍或頭帶固定震盪器。而玟萱選擇用頭箍固定,一整天配戴後頭部難免產生壓痕,甚至有悶熱感,故玟萱現在正考慮是否未來改用植入式的骨導助聽器,外觀較為隱匿,也不必配戴頭箍。
除了聽力問題,小耳症患者可能因外觀,面臨心理發展及社會適應的挑戰。雖然醫療技術可透過整形外科手術重建外耳及耳道,但凡手術必定有風險,因此父母選擇讓玟萱長大後自己決定。成長過程自然免不了他人注目,玟萱父母展現健康大方的態度,帶玟萱出席各種場合,若有人問起小耳朵或助聽器,他們讓玟萱自行說明,教導孩子抱持健康心態,勇於展現自己。
從小被灌輸正向健康的觀念,玟萱不曾因為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同而退縮或沮喪,她還能反過來同理他人:「如果我看到有人坐輪椅,我應該也會悄悄觀察他」。陌生人投來的目光有時是出於關心,只要這麼想,就沒有什麼好不開心了。
努力堅持 開啟原本打不開的門
玟萱從小打羽球,原本只是想增進視力,沒想到練出心得,小學六年級首次參加全國聽障學生羽球競賽,就得到第六名。升上國中,玟萱想再磨練羽球技巧,但校隊均為體育班學生,球隊都在課堂時間練球,玟萱不想犧牲上課時間,毅然轉學。新學校羽球隊從未收過女生,玟萱退而求其次,請求教練讓她跟著校隊練習。國二時玟萱成為校隊史上第一位女隊員,她回憶:「拿到隊上球衣、球具的時候,真的很興奮!」
國三課業壓力大,玟萱仍沒有放棄羽球,放學後留校練球到晚上7點,返家吃飯盥洗後便唸書至晚上12點,有時練球太累,玟萱回房後倒頭就睡,凌晨4點再起床唸書。辛苦付出,終得收穫,玟萱以在校成績和面試表現取得台南女中的入學資格。
高中畢業前,玟萱已經征戰過多場國際級羽球競賽,還在2015年世界青少年羽球錦標賽得到女單銀牌及女雙銀牌。大學後開學,玟萱馬上加入羽球隊,更計劃參加2017年土耳其聽障奧運的國手徵選。對玟萱而言,凡事只要做了,就要貫徹到底,並盡力做好。
清楚自己的目標 腳踏實地朝目標前進
玟萱能動能靜,高中選修表演課,因而喜歡上戲劇,後來更參加台南市政府舉辦的「台南十六歲小戲節」,演出自己的故事。她在劇中描述自己:「有人說想要靜一靜時,就戴上耳機吧;而我卻是說,拿下助聽器吧……」透過戲劇,玟萱回顧成長歷程。因為這次演出,玟萱更加確定對戲劇的熱愛,選大學校系時鎖定有戲劇系的學校,那年身心障礙特考台灣大學戲劇系沒有開放名額,玟萱轉而選考台大政治系,計劃入學後雙主修戲劇系。
玟萱大一上學期的課表裡,除了政治系的課,也有戲劇系的基礎課程,為了實現雙主修的目標,她首先得顧好政治系的課業,還要累積戲劇相關經驗,因此每到假日,玟萱除了跑圖書館,也往劇場跑,觀摩專業戲劇演出。
時間要分給讀書、做報告和戲劇活動,還得練習羽球,即使24小時幾乎快不夠用,玟萱仍申請身心障礙學生課後輔導,一方面是希望加強課業,另方面也為了申請到英國當交換學生,加強英語能力。
玟萱清楚自己要什麼,也腳踏實地朝目標邁進,即使忙碌,她眼神仍透露興奮與雀躍,讓身旁的人也感染她的快樂,跟著期待她的未來。相信有朝一日,玟萱將站在某個舞臺上,展現她的自信神采。
本文摘錄自30期《雅文聽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