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今天又是姍姍來基金會上聽語課程的日子,媽媽在櫃檯遇到了聽力部的老師,老師告訴媽媽:「媽媽,姍姍已經超過半年沒做聽檢了,也沒有收到您提供的醫院聽檢報告,您有需要跟我們安排一下嗎?」此時姍姍媽媽不禁詢問,「這兩年姍姍的聽力都很穩定、沒有變化,而且我們也買助聽器了,孩子也可以穩定配戴,這樣還需要安排聽力檢查嗎?」
避免聽力變化
聽能管理是幫助聽損孩子達到「聽語溝通無礙」的最好工具,而落實定期聽檢追蹤又是聽能管理內很重要的一環。隨著這兩年Covid-19的疫情,大家已經養成配戴口罩及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進而降低孩子們感冒或是感染腸病度的機率,同時也間接讓中耳積水導致的聽力變差的機率明顯降低,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的孩子會因為基因或是構造的異常(諸如SLC26A4基因變異、前庭導水管擴大症等),不定期出現聽力波動。
由於孩子與成人不同,往往難以明確表達感受和身體異狀,因此定期追蹤顯得尤為重要;在發現聽力波動的當下,聽力師多會建議家長要盡快帶孩子回診複檢,及時釐清聽力變化的原因,並釐清有無可能透過任何醫療處置,來改善目前的聽力變化,同時也會將原本可能半年一次的穩定追蹤時間,縮短至2-3個月,以確認在進行醫療處置後,孩子的整體聽能表現是否又有所改善,又或者有無進一步調整輔具的必要。當然,隨著孩子年紀長大或聽能變化再度趨於穩定,此時我們或許又可以再度將追蹤頻率延長。
持續為輔具效能把關
除去聽能變化導致的追蹤需求外,藉由臨床實證檢測,也是找出輔具有無潛在問題的關鍵。如同多數3C產品,隨著使用的時間增加,助聽輔具的效能可能會逐漸降低,而透過不間斷的追蹤,可以讓我們為孩子的輔具效益把關,確認配戴後的合適性,瞭解音量設定有無調整的必要,又或者是否功能有異,需要維修汰換。
此外,當孩子進入不同就學階段後,新的生活學習型態也會造就不同的聆聽需求,舉例來說:班級人數上升可能促使聆聽情境愈趨複雜,孩子便需要更好的訊號來接收語音,而搭配使用遠端麥克風系統或助聽器內建的噪音抑制功能,都可以優化聆聽。這些需求或狀態的改變,都可以藉由定期的聽覺狀態檢視,來及時掌握孩子的聽覺需求變化,並藉由實證研究來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替孩子打造優良的聆聽基礎,讓療育與就學順暢無礙。
把關聽能不鬆懈
例行的聽檢追蹤,屬於非急迫性的醫療檢測/處置,故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簡易居家檢測(可參考「雅文檢測音簡介」)來概略掌握孩子的聽能變化,而待疫情趨緩後便可以恢復到過往常規建議的聽檢追蹤頻率,使孩子依舊可以透過「聽」來連結人與人間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