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2025.09.08
發表人:黃子秦/社工師
當家長得知孩子需要配戴助聽器時,心中往往會湧現許多疑問與擔憂:該怎麼挑選適合的輔具?孩子能不能適應?配戴後真的會有幫助嗎?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專業知識與執行狀況,更深深牽動著家長的心情與信心。助聽器的配戴並不是「戴上就好」的單一步驟,讓我們陪伴您,一起做準備!
Q1:助聽器怎麼選?如何知道效果?
- 製作耳模
若孩子將使用耳掛型氣導助聽器,需至助聽器公司取「耳型」,並製作專屬的耳模。
- 功能:耳模可固定助聽器,避免移位並減少「回饋音」。
- 消耗品:隨著孩子耳朵成長,耳模會逐漸不合適,若不密合就容易產生「ㄍㄧㄍㄧ」的回饋音,所以耳模是需要持續更換的消耗品。
延伸閱讀:
注意!原來「耳模」這麼重要
表單工具下載:如何「戴上」和「取下」耳模衛教單
- 挑選助聽器
家長需準備孩子的聽力檢查報告,供聽力師/選配師推薦適合孩子的助聽器型號。
- 選擇擴音量:聽力師/選配師會依聽力檢查結果選擇符合孩子聽損程度的型號。如果助聽器的擴音量不敷使用,即使助聽器內建最頂尖的功能,仍無法幫助孩子聽清楚語音(林淑芬,2018)。
- 租借或購買:初次使用可先租借,待確認補助資格與配戴效益後,再評估長期租借或購買孩子的專屬助聽器。本會亦有提供短期租借服務,可協助家長度過初始用輔具的不安及疑問。
- 輔具效益:透過聽力檢查可了解孩子配戴後的聽能狀況,並適時調整設定。
- 日常保養:使用輔具前後都應進行保養工作,並配合建議時間返回廠商保養;如此能確保孩子有良好的聆聽品質,並有助於延長輔具使用年限(王子宜,2024)。家長也需學會使用空氣球、監聽耳機與除溼盒等工具,確保輔具順利運作。
延伸閱讀:
不是有戴就好!選擇助聽器有撇步
NO.45雅文聽語期刊 一次看懂聽能管理:聽能管理做得好, 聆聽學習沒煩惱
Q2:孩子會拔,我該怎麼辦?每天要戴多久呢?
- 家庭角色與情境營造
- 家庭分工:在孩子未能獨立照顧輔具之前,家長需擔任主要照護者,並於家庭中明確分工,包括耳模清潔、日常保養、電池/電力確認及輔具監聽等工作,以確保輔具的正常運作。若孩子在適應過程中將助聽器拔掉,建議由第一個發現的家人立即協助重新配戴,藉此建立穩定的使用習慣,讓孩子逐漸適應並理解配戴的重要性。
- 環境營造:減少噪音的干擾,例如降低電視音量、避免長背景音樂等,幫助孩子專注聆聽。
- 日常互動:從熟悉的人聲開始,家長可以運用日常熟悉的人、事、物開始教學,將聲音和生活經驗連結起來,像是說給孩子聽,並帶著他一起尋找聲音來源,逐步建立「聽到—理解—回應」的習慣。同時,也可以運用有聲的幼兒玩具或唸繪本,幫助孩子增加語詞與意義的連結,讓聆聽過程更有趣。
- 何謂穩定配戴
目標是除洗澡、睡覺時間外,其餘清醒時間都能穩定配戴。
- 計算方式:以高標準9成為例,孩子一天睡眠(包含日間小睡)時數11小時,穩定配戴時數計算是「24小時-11小時」× 90%(清醒時間的9成)=約12小時。
- 孩子很會流汗怎麼辦?:孩子在戶外活動時滿頭大汗,導致配戴助聽器不舒服而想拿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與孩子約定「休息 10 分鐘」,讓孩子擦去頭上的汗水,同時家長協助擦拭助聽器,並檢查通氣管是否出現霧氣或水珠。若有殘留水氣,可利用空氣球清潔管內雜質,避免影響聲音品質。休息結束後,家長要堅定而溫和地協助孩子再次配戴,幫助孩子逐步養成穩定使用的習慣。
Q3:戴助聽器會不會被嘲笑?
- 孩子與世界溝通的橋梁:許多家長心中最深的擔憂之一,就是孩子戴上助聽器後,是否會因此被同儕取笑或標籤。其實這樣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更重要的是可先調整自身的認知,輔具不是缺陷的象徵,而是幫助孩子探索世界的利具。如果家長能正向地看待輔具,把它當作「孩子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孩子也更容易自然地接受它。相反地,若家長表現出擔憂或排斥,孩子也可能感受到負面情緒,進而抗拒配戴。
- 家人給予孩子的安全感:家長可學習安撫自己的焦慮與不安,提醒自己:助聽器的存在是為了支持孩子,而不是凸顯差異。同時建立家庭成員之間的共識,讓手足、祖父母等親人都能理解,並支持孩子的需要。當全家一致給予肯定與鼓勵時,孩子就能在愛與安全感中,更有信心地面對外界。
- 支持網絡:除了家庭內部的支持之外,外部支持網絡同樣關鍵。與專業團隊合作(聽力師、聽覺口語師、社工師),能在專業建議與情緒陪伴上,給予家庭實質的支持。同時,托嬰中心、保姆、學校教師等,也是陪伴孩子的重要角色。此外,參與家長團體或與有相似經驗的家庭交流,也能帶來力量,例如透過本會的「雅文愛心家長志工」服務,家長彼此分享心路歷程、給予情緒支持,減輕孤單感。
配戴助聽器不是終點,而是孩子踏上「聲音探索旅程」的第一步。透過家庭、專業團隊攜手同行,讓這段歷程走得更穩、更安心。
參考資料:
謝耀文(2021)。注意!原來「耳模」這麼重要。
林淑芬(2018)。不是有戴就好!選擇助聽器有撇步。
王子宜(2024)。聽能管理做得好,聆聽學習沒煩惱。NO.45雅文聽語期刊,一次看懂聽能管理頁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