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大家一起來學兔子跳跳跳!」幼兒園老師帶著大家玩遊戲,孩子們跟著老師的口令做動作,卻只有小文一邊頂著肚子,一邊跳來跳去。
休息時,老師說:「請大家先去上廁所,上完廁所後記得洗手再回來教室喝水!」小文完成了上廁所和洗手的指令,卻沒有聽到要喝水,所以回到教室後就開心地去玩了,老師叫了她好幾聲,小文都沒聽見,直到同學去拍拍她的肩,才發現老師在呼喊她。
喝完水,大家一起坐到前方聽老師說故事,但說著說著小文的頭卻越來越歪,一直將某一邊的耳朵朝向講故事的老師…
在上述的情境中,小文是因為教室裡太吵才讓她把「兔子」聽成「肚子」嗎?還是因為不專心聽老師的指令句所以沒有聽到要喝水?又或是因為聽不懂老師說的故事而心情不好,所以頭才會越來越歪?想找出原因,我們可以試著運用以下三個策略:
1、觀察不同狀態是否有一樣的表現:前段提到懷疑是因為噪音、情緒不穩、不專心而導致小文聽錯、聽不清楚指令,可進一步回想或再觀察,當在安靜環境下且情緒穩定時、小文也很專注傾聽的情況下,他仍然無法將指令聽的完整,若仍是如此,那這些情況就並不是導致小文無法聽正確指令的原因了。
2、瞭解語言理解能力:也許小文是聽不懂兔子,才誤以為老師說的是他所理解的肚子。這時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的語言評估,先評估小文是否聽得懂「兔子」,如果小文能夠理解兔子,那也許就是相似的詞彙「兔子與肚子」容易聽辨錯誤了。
3、音源方向的評估:我們可以試著在小文的左右兩側製造聲音,讓他判斷聲音是從左邊還是右邊發出來的,如果小文總是覺得聲音從右邊來,那有可能小文右邊耳朵聽得比較清楚,而導致他總是將右耳朝向說話的人才會出現歪頭的行為。
我們來重新思考一下:假如今天教室環境是非常安靜的、小文很專心的聆聽老師說話、小文並沒有心情不好、也都聽得懂老師說的故事內容、會歪頭是因為其中一邊的耳朵聽得比較清楚,那麼,小文也許就是潛藏在校園中並沒有在新生兒聽力篩檢被檢測出來的聽損兒。
有部分的孩子可能是遲發性或後天性的聽力損失狀況,無法在新生兒聽篩的時候被診斷出來,這些孩子在學校表現常常被認為是不專心或鬧脾氣,甚至被認為是其他原因,如發展遲緩、語言障礙等而非聽力損失,因而耽誤了語言發展的黃金時間。
為了讓遲發性或後天性聽力損失的孩子盡早獲得需要的幫助,國民健康署自1995年開始推動免費「學齡前聽力篩檢」,由各縣市公共衛生系統負責執行,主要針對3-4歲兒童安排聽力篩檢,篩檢進行的方式通常是公衛護士攜帶篩檢儀器到各幼兒園進行。如果已屆篩檢年紀但未入學的孩子,家長也可以主動聯繫衛生所詢問相關事宜。
孩子疑似有聽力損失,我們可以怎麼做?
首先,學校老師可以向家長回饋孩子們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包含:發現需要呼喚很多次甚至要到面前才會發現老師正在叫他、有些特定詞彙常常聽錯或講不清楚、時常使用某一側耳朵聆聽……等等表現。
其次,向家長強調是如何觀察到這些行為且並非特定情況下才會發生,並也詢問家長是否在家中有觀察到相同的行為,若家長日常並未有所觀察,便請家長開始留意這些表現。最後,可向家長說明也許小孩有聽不清楚的情況,建議至耳鼻喉科尋求協助。
當家長接獲學校老師的回饋後,除了使用前述策略進行日常觀察,也可以配合各縣市政府的「學前聽力篩檢」,能更有依據地了解小朋友的聽力狀況,進而轉介至醫療院所,讓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