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立即捐款 志工報名
  • 關於雅文
    • 認識雅文
      • 喬安娜與雅文
      • 使命與願景
      • 董事會
      • 簡介影片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大事紀
    • 服務項目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研究中心介紹
  • 雅文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預告
    • 活動報導
    • 媒體報導
    • 友善溝通推廣
  • 雅文服務
    • 聽損兒聽語訓練
      • 聽覺口語訓練介紹
      • 聽覺口語師介紹
      • 聽覺口語教學成效影片
    • 聽力檢查、評估衛教諮詢
      • 聽能管理服務
      • 聽覺輔具介紹
      • 雅文檢測音
    • 家庭扶助
      • 社工服務
      • 政府社服補助資訊
      • 社服線上諮詢系統
  • 幫助雅文
    • 我要捐款
      • 線上捐款
      • 募款計劃
      • 捐款Q&A
      • 捐款方式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出版品介紹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我要當志工
      • 志工服務介紹
      • 志工線上申請
      • 志工心得
    • 我要捐物資
    • 徵信
      • 與我們合作
      • 徵信
      • 愛心企業連結
    • 愛心企業連結
  • 雅文資料館
    • 新生兒聽力篩檢
      • 新生兒聽力篩檢沒過
      • 新生兒聽力篩檢工具之認識
      • 新生兒聽力篩檢之重要細節
      • 聽力檢查建議流程
    • 聽語發展指南
      • 最新資訊
      • 兒童語言發展
      • 聽力發展與聽損預防
      • 教養與溝通
      • 聽能管理與輔具
      • 居家聽力檢測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家長分享
    • 論文發表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 電子報
    • 期刊
    • 資料下載區
    • 影音專區
    • 微聽損專區
  • 聯絡我們
    • 一般諮詢
    • 聽損兒家長線上諮詢
  • 電子報訂閱
  • 雅文孩子資料上傳
  • 人才招募
雅文基金會
捐款
主選單
雅文基金會
電子報訂閱 雅文孩子資料上傳 人才招募 EN
  • 關於雅文
    • 認識雅文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大事紀
    • 服務項目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研究中心介紹
  • 雅文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預告
    • 活動報導
    • 媒體報導
    • 友善溝通推廣
  • 雅文服務
    • 聽損兒聽語訓練
    • 聽力檢查
      評估衛教諮詢
    • 家庭扶助
  • 幫助雅文
    • 我要捐款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我要當志工
    • 我要捐物資
    • 徵信
    • 愛心企業連結
  • 雅文資料館
    • 新生兒聽力篩檢
    • 聽語發展指南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論文發表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 電子報
    • 期刊
    • 資料下載區
    • 影音專區
    • 微聽損專區
  • 聯絡我們
    • 一般諮詢
    • 聽損兒家長線上諮詢
志工報名 立即捐款
雅文動態
媒體報導
首頁 > 雅文動態 > 媒體報導

讓偏鄉聽損兒也能「聽」見幸福 《PeoPo公民新聞》

2023.01.25
出  處:PeoPo公民新聞
參考網址:https://www.peopo.org/news/620075

【記者陳佳妤、張宇葶/花蓮縣報導】

偏鄉聽損兒家庭由於資源不足、資訊不流通等原因,時常錯過孩子的治療黃金期,使口語及認知能力發展受到影響。因此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深入偏鄉,透過口語訓練師的到宅教學以及親自走訪來推廣聽覺口語訓練,希望培養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互動,並帶領他們走入有聲世界。



偏鄉聽損兒的「早療」黃金期

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統計,全台新生兒有千分之3到4的人為先天性聽損,為了讓聽損兒及時治療,民國101年起推行新生兒公費聽力篩檢,讓孩童1個月內完成聽篩、3個月內確診,把握6個月前安排早療。

 


↑口語訓練師透過互動遊戲評估聽損兒的聽力狀況與認知能力。攝影_張宇葶

然而許多偏遠地區的家庭由於資源不足,且缺乏聽力障礙資訊,家中聽損兒錯過早療黃金期的案例不在少數,甚至到了小學階段仍無法開口說話。為了讓聽損兒能在3歲前獲得充分的語言訓練,趕上一般孩童的學習歷程,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陸續在各地設立中心,並在花蓮和嘉義設立工作站,提供聽覺口語教學,讓偏鄉的聽損兒家庭免除來回奔波的辛勞與費用負擔。

 


↑小學三年級的韋翔由於六歲才接觸聽力療程,因此在口語發展上較為緩慢。攝影_張宇葶

入課前,雅文基金會透過蛋沙鈴、鈴鼓等器具測試孩童的聽損情形,藉此找到適合配戴的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頻率,再進一步設計個別化課程。「ㄑㄑㄑ企鵝在哪裡?你有看到企鵝嗎,聽到了要舉手手喔!」雅文基金會的聽覺口語師王琳,透過聽覺口語教學法,以放慢、拉長語調、覆誦單詞的方式,搭配遊戲進行測試,並協助聽損兒累積詞彙量。

 

即使學校與基金會能給予聽損兒家庭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最常伴在孩童左右的便是家長,他們是孩子最好的教師、最能訓練聽力與口說的對象。因此雅文基金會的聽覺口語教學,不以教導孩子為主,而是輔導聽損兒的主要照顧者,建立家庭長期且穩定的支持力量。

 


↑妘筑聽見蛋沙鈴的聲音,看著王琳老師開心地舉起手。攝影_張宇葶


走進偏鄉家庭 理解照顧者

 

每週五早晨,王琳都會拖著裝滿教案道具的行李箱,前往花蓮拜訪偏鄉的聽損兒家庭。她提到身為來自都會區的老師,若一進到聽損兒家中,在還沒理解他們的生活前,就以自身觀點對照顧者指指點點,那教育成效肯定不如預期。因此比起教學,王琳傾向先參與聽損兒家庭的生活,待彼此建立穩定的信任關係後,再進一步向照顧者提出育兒建議。

 

「你看這個要扳起來一起壓熱水才會出來,這樣知道嗎?」阿婆與韋翔一同走到飲水機前,將王琳與韋翔一起舀好蜂蜜的杯子沖入熱水,一邊對韋翔說。很難想像,如今能與韋翔笑著談話的阿婆,在尚未接觸雅文基金會之前,並不會主動搭理韋翔。

 

這導致韋翔6歲那年,仍然不會任何語言。

 

面對如此情況,王琳並沒有責備照顧者,而是先與阿婆聊天,透過溝通理解她和這個家庭的難處。與很多偏鄉家庭相似,韋翔的父母於外地工作,阿婆與阿公承擔了養育責任,對忙於農務、學歷不高、需要同時照顧高齡父母與孫子的他們來說,教育孩子是學校的義務,而他們僅需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就足夠。導致王琳在帶領阿婆教導韋翔之初,教養的龐大壓力讓她無從適應,時常於課堂中離去,做起自己的家務事,逃避了很久。

 

然而在一次次相處過程中,王琳發覺阿婆的靈魂裡住著個小孩,也喜歡玩玩具,因此王琳邀請她參與遊戲,過程中一起說咒語、指示詞及規則,不僅將目標詞彙融入遊戲,也讓阿婆逐漸卸下心防,發覺與韋翔遊戲的樂趣。「阿婆你幫我講一個顏色給韋翔聽,啊要慢一點喔,看他有沒有選對。」當韋翔拿起阿婆所說的綠色玩具劍時,大伙都開心的拍手笑著。

 

王琳說:「聽覺口語教學之所以從遊戲切入,是因為遊戲的情境下大家沒有壓力。」讓阿婆逐漸放下教養壓力後,平日裡與韋翔聊天、教導自理能力等,也變得容易許多。如今韋翔在阿婆的教養下,已經能說出基本的單詞,在認知層面也進步不少,對於色彩、日用品、動物和數字的理解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在王琳老師的帶領下,阿婆與韋翔一起參與遊戲,幫助韋翔訓練口語。攝影_張宇葶


貼近聽損家庭 從生活做教育

 

課堂中老師會以玩具進行聽覺口語教學,但由於偏鄉家庭缺乏積木、黏土等玩具,因此也著重於生活經驗的模仿與學習,讓教育孩子更符合他們的生活。從參與他們的日常開始,好比曬衣服、洗碗、備餐,將這些平日會接觸的事物,轉換成語言,便能在傳遞聲音訊息時,啟動孩童的聽覺,透過不斷接收讓大腦記憶,最後轉換成行動執行出來。

 

「說什麽過的好不好,每天都在吃蛋,吃到肚子很痛。」王琳回憶起打電話關心韋翔時阿婆說的話,當時她並沒有意識到阿婆說這話的用意,只單純以為她最近購入很多蛋,所以做了多樣的蛋料理。直到結束通話王琳才發覺,一個月前她帶了顆茶葉蛋到韋翔家,當時他們一起練習剝蛋、切蛋、吃蛋,用邊說邊做的方式告訴韋翔蛋是什麼、蛋怎麼說。

 

那時她告訴阿婆近期的教學目標是希望讓孩子聽得懂蛋這個字,原以為過程中時常按耐不住性子走開的阿婆,會將自己的話遺忘,但阿婆卻默默地記了下來,用心地依照自己的方式執行著。「如果我做的這件事是他們需要的,那這個經驗就會被留在那個家裡。」對王琳來說,很多時候教育成果的好壞,並不是看孩子聽懂了多少詞彙,而是聽損兒家庭有沒有好好接收,那些自己想要傳達的,陪伴孩子的方法。

 

戴上電子耳 走進有聲世界

 

在偏鄉教育的道路上,常會面臨許多問題,不僅硬體資源匱乏、師資無法常駐,家庭也時常失去聯繫。王琳看著聽損兒即使發展較為遲緩,也想透過口語表達想法的模樣,雖然並非每次都能得到家長與孩子們的正向反饋,但王琳說:「這就是偏鄉教育的常態,只要看見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就會讓那些無力感一掃而空。」

 

雅文基金會至今已幫助5千多位聽損兒走出無聲世界,希望在生活情境中,讓聽損兒學習傾聽和說話。王琳表示若社會能多給聽損兒一點鼓勵,或當他們請求你再說一次時,能友善的給予回應,因為光是鼓起勇氣與人交流,對他們來說都是件不易之事。期待大眾能加入幫助偏鄉聽損兒家庭的行列,讓早療資源完整補給、直達偏鄉,還給聽損兒一個有聲世界。

 



採訪側記

採訪當天清晨六點就出發前往玉里,車窗外呼嘯而過的稻田、山丘都一再揭示著我們正在遠離都市塵囂。始終知道偏鄉教育是一條困難的道路但實際跟著王琳老師走訪當地後,才發現實際情況更加蒼白無力。一天結束後啟程返家,雖然疲憊,但老師仍回頭對我們展露微笑,互相加油打氣,我們想,這便是服務的真諦。



了解更多:
「如果你聽得見,請你幫幫忙」偏鄉聽損兒聽語早療經費募集計畫

回列表
  • 訂閱電子報
  • 取消電子報
免費聽力諮詢專線:
(北區) 0800

-

889881
(南區) 0800

-

800832
服務信箱:chfn@chfn.org.tw
北區中心 (02)2627

-

2877
114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0號4樓
宜蘭中心 (03)931

-

0525
260 宜蘭市同慶街95號4樓
南區中心 (07)286

-

0626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48號10樓
中原中心 (03)265

-

8070
320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Line
志工報名 立即捐款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ildren’s Hearing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電子商務 公益主機贊助:遠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