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立即捐款 志工報名
  • 關於雅文
    • 認識雅文
      • 喬安娜與雅文
      • 使命與願景
      • 董事會
      • 簡介影片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大事紀
    • 服務項目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研究中心介紹
  • 雅文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預告
    • 活動報導
    • 媒體報導
    • 友善溝通推廣
  • 雅文服務
    • 聽損兒聽語訓練
      • 聽覺口語訓練介紹
      • 聽覺口語師介紹
      • 聽覺口語教學成效影片
    • 聽力檢查、評估衛教諮詢
      • 聽能管理服務
      • 聽覺輔具介紹
      • 雅文檢測音
    • 家庭扶助
      • 社工服務
      • 政府社服補助資訊
      • 社服線上諮詢系統
  • 幫助雅文
    • 我要捐款
      • 線上捐款
      • 募款計劃
      • 捐款Q&A
      • 捐款方式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出版品介紹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我要當志工
      • 志工服務介紹
      • 志工線上申請
      • 志工心得
    • 我要捐物資
    • 徵信
      • 與我們合作
      • 徵信
      • 愛心企業連結
    • 愛心企業連結
  • 雅文資料館
    • 新生兒聽力篩檢
      • 新生兒聽力篩檢沒過
      • 新生兒聽力篩檢工具之認識
      • 新生兒聽力篩檢之重要細節
      • 聽力檢查建議流程
    • 聽語發展指南
      • 最新資訊
      • 兒童語言發展
      • 聽力發展與聽損預防
      • 教養與溝通
      • 聽能管理與輔具
      • 居家聽力檢測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家長分享
    • 論文發表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 電子報
    • 期刊
    • 資料下載區
    • 影音專區
    • 微聽損專區
  • 聯絡我們
    • 一般諮詢
    • 聽損兒家長線上諮詢
  • 電子報訂閱
  • 雅文孩子資料上傳
  • 人才招募
雅文基金會
捐款
主選單
雅文基金會
電子報訂閱 雅文孩子資料上傳 人才招募 EN
  • 關於雅文
    • 認識雅文
    • 實境導覽
    • 永續報告書
    • 大事紀
    • 服務項目
    • 服務據點
    • 人才招募
    • 研究中心介紹
  • 雅文動態
    • 最新消息
    • 活動預告
    • 活動報導
    • 媒體報導
    • 友善溝通推廣
  • 雅文服務
    • 聽損兒聽語訓練
    • 聽力檢查
      評估衛教諮詢
    • 家庭扶助
  • 幫助雅文
    • 我要捐款
    • 我要認捐出版品
    • 我要當志工
    • 我要捐物資
    • 徵信
    • 愛心企業連結
  • 雅文資料館
    • 新生兒聽力篩檢
    • 聽語發展指南
    • 家長常見問答集
    • 論文發表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 電子報
    • 期刊
    • 資料下載區
    • 影音專區
    • 微聽損專區
  • 聯絡我們
    • 一般諮詢
    • 聽損兒家長線上諮詢
志工報名 立即捐款
多媒體資源
鄭雅文(Alana)專欄
首頁 > 多媒體資源 > 鄭雅文(Alana)專欄

「為何別人聽得見?」 談比較心

「比較心乃歡樂之賊」(Comparison is a thief of joy.)
─ 小羅斯福總統

致聽損的伙伴們:

「似乎別人都聽得見,為何只有我不能?」

成長過程中你一定問過這問題,我就自問好幾回。更別說爸媽們剛發現小孩是聽損兒時,對於這問題必定有過一番掙扎。

要跟大家聊的,其實是各個文化的共通現象:愛拿自己與他人比較。小羅斯福總統曾說:「比較心乃歡樂之賊」。小學三年級時我就聽過這句銘言,但直到長大後才真正領略箇中滋味。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善於拿自己跟別人相比,而一旦你如此做了,必能體會它的確是歡樂的竊賊,其所剝奪的遠超過所能給予的。

所有人都應該訓練自己,學會摒除跟人作比較的衝動,這對聽損人及其他障礙者尤其重要,因為:

一、比較會帶來挫折感

這對身心障礙者尤其如此。坦白說對於此點我感觸良多,跟別人作比較所帶來的挫折感一路伴隨我成長。這是因為我周遭之人多屬正常(家人和朋友均是),沒有聽損而能說話的人當我典範,故而常覺得被排拒於要仰仗聽力的活動(例如在喧鬧的環境中談話,唱歌,跳舞等)。不過,成長的機會常是故意隱身於困難與障礙的背後,被迫奮戰反而能鍛鍊一個人的決心。今日功成名就的人物,多於過往經歷貧困磨難,才能脫穎而出。

不要憎恨聽損,要把它當成驅使自己前進的力量。這是我學生時代的第一手見證。如果我聽力正常,課業成績恐怕只會更糟糕。由於聽損,我反而更要努力向前,例如把握課餘機會跟老師複習上課內容,上課時更加專注投入,不斷發問,並勇於為自己作主張。不要讓聽損成為挫折感和憎恨的製造機,要讓它驅策你更勤奮地工作、更聰明地工作、把事情做得比能聽得見來得更好。

二、比較是不公平的

不妨視生命為一場持續又冗長的考試,這場考試曲折且耐人尋味,因為每個人領到的試卷內容都不一樣,而參試者答題的技巧又都獨樹一格。把截然不同的人所寫的兩份不同試卷拿來比較分數,絕對是既不公平又不合理。

同樣地,把聽損者跟一般人兩相比較亦無助益。我母親能流暢使用的語言至少有七種之多,相較之下我能說一種語言卻已屬萬幸。把我跟母親的語言能力拿來相比是不實際的;她能分辨聲音的纖毫差異,而我卻連飛機起飛時的轟然巨響都聽不到。事實上,若考量處境條件的差異,我跟母親的語言能力可說是均屬上乘。

不要跟聽力正常的人作比較,包括朋友、家人、同學、或者同事。你是獨一無二,自然是無與倫比。真要比較,拿今日之我跟昨日之我互比,看看較以前進步了多少。唯一該比較和超越的對象就是你自己,自我比較能夠督促你進步。大可以把其他人當成知識、啟發、支持的來源,但別拿他們當比較的對象。

三、比較會失焦於己

你自己,尤其是你的個別需求才該是關切的焦點,跟別人比較卻是將焦點轉移到他人身上。以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為例最容易明白;瀏覽社群媒體上發佈的新聞和事件時,都是不經意地關注別人的生活。這與之前所說的比較心是息息相關的,若是拿別人在社群媒體所發佈的意氣風發之處,跟自己的低潮相互比較,便是不公平、不合理、不平衡、也沒有好處。你的期望、需求、成就,這些對你而言都是獨一無二,才是你努力達成目標時所該關注的焦點。

我的家人,包括父母、姊姊、親戚,連同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在我成長時都明智地灌輸我這個信念:絕對不要因為自己是聽損者,或有任何身心障礙而感到羞愧。家人甚至於翻轉了比較的基準,反過頭來問為何別人需要配戴眼鏡,而我並不需要?不論造成你聽損的原因為何,千萬不要有罪惡感。罕見的先天耳蝸缺陷導致我的聽損,這不就跟我的鼻子的形狀和頭髮的顏色是同一回事,皆是天生及自然如此。硬是拿自己跟聽得到的同學、友人、家人、同事等等來作比較是全然不公平,又會帶來挫折感,更是誤把焦點從你個人的需求及成就上給轉移開來。

「為何好像別人都聽得見,只有我不能?」

下次這個問題又閃現在腦海時,換成這個念頭吧:「該如何善用我這項獨有特色來成就自己?如何把看似不利之處轉化成利基?如何運用這個障礙來鞭策自己達成目標?」跟你打包票,當不斷地克服聽損所帶來的障礙時,你的毅力與決心將不斷增強,感恩之心亦隨之油然而生。
回列表
  • 訂閱電子報
  • 取消電子報
免費聽力諮詢專線:
(北區) 0800

-

889881
(南區) 0800

-

800832
服務信箱:chfn@chfn.org.tw
北區中心 (02)2627

-

2877
114 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0號4樓
宜蘭中心 (03)931

-

0525
260 宜蘭市同慶街95號4樓
南區中心 (07)286

-

0626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48號10樓
中原中心 (03)265

-

8070
320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Line
志工報名 立即捐款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Children’s Hearing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cart電子商務 公益主機贊助:遠振資訊